理财杠杆 人物访谈 │ 杨洋:AI赋能下保险顾问的执业变革与思考——专业素养与科技如何共生?

你的位置:吉林杠杆配资_股票杠杆配资公司_专业十大炒股杠杆平台 > 吉林杠杆配资 > 理财杠杆 人物访谈 │ 杨洋:AI赋能下保险顾问的执业变革与思考——专业素养与科技如何共生?
理财杠杆 人物访谈 │ 杨洋:AI赋能下保险顾问的执业变革与思考——专业素养与科技如何共生?
发布日期:2025-04-17 23:47    点击次数:201

理财杠杆 人物访谈 │ 杨洋:AI赋能下保险顾问的执业变革与思考——专业素养与科技如何共生?

理财杠杆
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渗透金融保险领域,AI工具如Deepseek正成为保险代理人提升服务能力的新引擎。技术赋能是否意味着传统服务逻辑的颠覆?专业素养与AI工具如何平衡?记者对话君道博盛创始人、保险MCN合伙人,同时也是保险赛道明星操盘手兼大V经纪人杨洋,共同探讨科技浪潮下保险服务的“变”与“不变”。  

    

一、AI工具如何重构保险服务场景?

记者:许多保险代理人开始使用Deepseek等工具,您认为AI最大的赋能价值是什么?  

杨洋: AI的核心价值在于“效率革命”与“精准洞察”。比如,Deepseek能快速分析客户的家庭结构、财务状况和风险偏好,生成个性化的保险方案建议,甚至模拟不同产品的长期收益对比。这相当于让代理人随身携带了一个“超级数据库”。  

过去,代理人可能需要数小时整理客户资料,而现在AI可以秒级完成数据筛选,节省的时间可更多用于与客户深度沟通。例如,我们团队曾有位代理人借助Deepseek发现一位企业主客户在健康险需求之外,存在未被识别的资产传承风险,最终通过组合产品解决了客户的潜在隐患。  

但需强调的是,AI的“精准”建立在数据质量和代理人提问能力的基础上。若输入的信息碎片化,输出的建议也可能偏离实际。  

    

二、AI时代,为何专业素养反而更重要?  

记者:有人认为AI可能弱化代理人的专业价值,您是否认同?

杨洋:完全相反。AI本质是工具,而保险服务的核心始终是“人”。

保险产品涉及家庭风险规划、财务安全等重大决策,客户需要的不仅是数据结论,更是基于信任的情感连接。例如,一位刚经历重疾的客户,AI可以推荐高性价比的医疗险,但如何体察他的焦虑、用共情力建立信任,并解释条款中“免责范围”的细节?这需要代理人的沟通技巧、职业伦理和长期积累的共情能力。  

我们的培训中发现,优秀代理人使用Deepseek时,会主动追问“这个方案是否遗漏了客户的隐性需求?”“数据模型背后的假设是否与客户现状匹配?”——这种批判性思维,正是人类不可替代的优势。  

    

三、如何避免陷入“AI依赖症”?  

记者:您提到批判性思维,是否担心代理人过度依赖AI?

杨洋:这正是我们反复警示的风险。 AI的算法可能隐含数据偏差,或受限于训练模型的局限性。曾有代理人照搬AI推荐的“高收益年金险”,却未发现该产品与客户短期流动性需求的矛盾,最终导致方案失效。  

我们要求代理人必须做到两点:

一是交叉验证:对比AI建议与行业报告、公司数据库等多源信息;

二是场景化思考:例如AI可能根据平均寿命计算养老险保额,但若客户有慢性病家族史,就需要人工介入调整。  

因此,我们的培训课程新增了“AI协作理论与伦理及使用实战的”模块,强调“用工具而不是被工具所用”。  

    

四、未来保险服务的理想图景是什么?

记者:您认为AI与代理人应形成怎样的合作关系?

杨洋:理想的模式是“AI助理+人类专家”的协同进化。

AI负责处理标准化、数据驱动的环节,如需求初筛、方案比对、风险预警;而代理人专注高阶服务,如需求挖掘、关系维护、复杂案例决策。例如,面对中小企业主的财产险需求,AI可快速生成企业资产、行业风险的量化分析,而代理人则结合对当地市场、客户性格的洞察,设计更具弹性的保障方案。  

未来的竞争,将是“工具效率”与“专业品质”的双重比拼。  

    

采访中,杨洋多次强调:“再强大的AI,也无法替代代理人的两种能力——对风险的敬畏心,对客户需求的洞察力。”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点上,保险服务的本质从未改变:用专业守护每一份托付,用温度诠释每一张保单。